跳转至

每日编辑语录:

圣经中的生存智慧:耶稣的教诲与行为

耶稣上了一只船,渡过河,来到了自己的城市。
有人用床抬着一个瘫子到他跟前。
耶稣见他们的信心,就对瘫子说:“朋友,你的罪赦免了。
”有几个文士心里议论说:“这个人说僭妄的话了。
”耶稣知道他们的心意,就说:“你们为什么心里怀着恶念呢?或者说,你的罪赦免了,或者说,起来行走,哪一样容易呢?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,(他就对瘫子说,)起来,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。

”那人就起来,回家去了。
众人看见都惊奇,就归荣耀与神,说:“因为我们看见了神奇的事。

耶稣从那里往前走,看见一个人名叫马太,坐在税关上,就对他说:“跟从我来。
”他就起来,跟从了耶稣。
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,有好些税吏和罪人来,与耶稣和他的门徒一同坐席。
法利赛人看见,就对他的门徒说:“你们的先生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?”耶稣听见,就说:“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,有病的人才用得着。
经上说:‘我喜爱怜恤,不喜爱祭祀。
’这句话的意思,你们且去揣摩。
我来本不是召义人,乃是召罪人悔改。

那时,约翰的门徒来见耶稣,说:“我们和法利赛人常常禁食,你的门徒倒不禁食,这是为什么呢?”耶稣对他们说:“新郎和陪伴之人同在的时候,陪伴之人岂能禁食呢?但日子将到,新郎要离开他们,那时候他们就要禁食。

注释:
- 马太: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,本是税吏,在犹太社会中属于被歧视的群体。

  • 法利赛人:古代犹太教一个派别,他们强调遵守律法的细节,比较保守,在当时有较大影响力。

  • 约翰:指施洗约翰,他是耶稣的表兄,在耶稣开始传教之前就在犹太旷野进行传道活动,为人施洗,他的门徒也跟随耶稣并询问相关教义之事。

这里通过耶稣对待不同人群的态度,如瘫子(给予身体和精神上的救赎)、税吏和罪人(接纳并引导他们走向正途),以及他对禁食等宗教习俗的解释等内容,体现出一种包容、救赎和灵活对待传统观念的态度。
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类比于生存狂的理念,在面临各种不同的人和事时,要有包容的心态、积极的应对方式并且不拘泥于刻板的规则,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。

引用:https://survivalblog.com/2024/09/22/the-editors-quote-of-the-day-152/
原文: https://www.tttl.online/blog/1736684147/
图书推荐